很多人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
每次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很努力,觉得自己已经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了,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陷入“自责-努力-放弃-自责-努力”的怪圈里。
这种怪圈就是“深井思维”在作祟。
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努力本身,而是目标的最终达成,努力只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
什么是“深井思维”
曾国藩在《未知》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用功辟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下功夫做事就好比挖井取水,与其同时挖好几个井但都挖不到泉水,还不如只守着一口井一直挖下去,用尽全力挖到井水,这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要在某方面获得成功,那就一定要做到在这个行业里持续深耕下去,不能左顾右盼。
一个朋友一直渴望靠写作赚钱。
他听人说情感鸡汤类的文章读者多,很容易赚钱,他就在网上找了这类型的写作课报名学习。
没过多久,他又听说很多在网站写连载故事的作者已经月入十万了,他又在小说网站注册了作者身份,报了写作课研究怎么写小说。
后来他又听人说给一些品牌写推广软文,一篇文章好几千块钱,他又在网上搜各种资料学习如何成为广告大神。
就这样,他折腾了一年,什么都想写,又什么都写不好 ,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结果什么也没学成。
在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努力完成,但是也一定要注意选好方向,不能贪多求全。
贪多求全的结果,就是贪多嚼不烂。
我们的人生,不但应该有需要做加法的勇气,也应该有做减法的魄力。
其实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都做到了专注精一“深井思维。”
企业家任正非说:
年轻人要持续不懈地努力,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今天搞搞这个,明天搞搞那个可能青春就荒废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扎扎实实地去做一件事,才最有可能成功。
可见,一个人真正地想要走向成功,具备“深井思维”是重中之重。
“戒不专”需要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南朝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名江淹。
他年轻的时候诗和文章已经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级慢慢变大,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还退步不少。
他每每作出来的诗句都是平淡无奇,有时候提笔好久也写不出来一个字,偶尔灵感来了,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枯燥乏味的。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用尽了,而是他当官以后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因为仕途得意,无需再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地去写文章。
如此,他便荒废了自己的才能,久而久之,文笔自然变得逐渐逊色,缺乏灵气。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你做事老是不专心致志,总是左顾右盼,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从前,波兰有一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她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有多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看书,她的姐姐和朋友在她周围唱歌跳舞,她就像没看见一样专心致志地读书。
姐姐想试探她一下,就悄悄地在她后面搭起了几张凳子,只要她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等她看完一本书的时候,凳子还是立在那里。
玛妮雅长大后,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哪儿并且全力以赴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请相信:每个成功人士的运气里,都藏着他的努力。
世界上真正能够登顶远眺的人,永远是那些一心一意做好手头事,不会为被其他事情影响的人。
只有做到“戒不专”,才能“有所得”。
找准方向再去努力是最重要的
看到过一个巴黎画家在创业中起死回生的故事:
在巴黎有一个年轻的画家,他倾家荡产,在知名的艺术节开了一间画廊,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条艺术节很有名,很多有名气的画家都在这里展示作品,这个年轻的画家因为没有知名度,而且画廊很小,几乎没有客流量。
他的画廊在苦苦挣扎几个月之后倒闭了。
关门的那天下午,他烦闷地走在街上,看到街角一家咖啡店人来人往,有着络绎不绝的客人。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条街几乎全是画廊,但是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自己为何不在这里开个咖啡店?
说干就干。
一周后,他的小画廊变成了一家咖啡店重新开张,虽然并不显眼,但浓郁的咖啡香气足以吸引来往看展览走累了的客人来此歇脚喝咖啡。
当人们走进咖啡店,坐下来喝咖啡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咖啡店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这里竟然可以边品尝咖啡边欣赏画作。
年轻画家的咖啡店在街上一炮走红,来喝咖啡的客人中有不少艺术品投资者,纷纷问起了这些画作的来历,众人没想到咖啡店的老板竟然是画家,从此,他的咖啡店名扬巴黎,作品也被抢购一空。
他创业之初的失败就是因为错估了市场行情,最后的成功又是因为找准了方向。
人生最悲惨的,就是你没弄准方向而去盲目努力。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找准方向再去努力,才能让自己更快地接近成功。
这就好比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成大事者之所以卓绝,并不是因为他们高人一等或者天资不凡,而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卓越的必要条件。
不论是读书学习还是做人做事,我们都要力求一个“恒”字和“专”字。
做到以“深井思维”为核心,找准方向努力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作者:哲学君
美文由 笔下文化 编辑,欢迎转载分享!:首页 > 阅·人生 » 【人生感悟】原来,这就是“深井思维”